夏季高温天气持续,游泳成为市民消暑首选。近日,番禺区疾控中心发布夏季游泳健康提示,提醒市民在享受清凉的同时,需警惕泳池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。
个人防护要到位
“入池前,必须彻底淋浴,这是阻断病菌传播的关键一步。”区疾控中心表示,市民在下水前要用温水和沐浴露清洗全身,特别是脚部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。同时,患有腹泻、呕吐、皮肤感染(如癣、疖肿)、眼部感染等疾病者应避免进入公共泳池和水域。
区疾控中心提醒,佩戴泳帽能有效减少头发脱落和头屑入水,同时保护头发少受消毒剂伤害。使用自己的干净毛巾、泳镜。避免与他人共用,减少交叉感染风险。
此外,尽量避免呛水或吞咽池水。呛水时,水可能进入鼻窦和中耳,增加感染风险。同时,不在泳池内小便,因为尿液中的尿素会与消毒剂反应,生成刺激呼吸道的氯化氰,降低消毒效果。若身体感觉不适,应立即离水上岸。
离水后,要再次进行彻底清洁。使用沐浴露和洗发水,重点清洁头发、皮肤皱褶处(如耳后、腋下、腹股沟)、脚趾缝,彻底洗掉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和化学残留。口腔方面,要进行漱口,减少经口摄入的病原体。耳朵要保持干燥,用干净毛巾擦干外耳,头部倾斜单脚跳排出耳道积水,预防“游泳耳”(外耳道炎),避免用棉签深入掏耳。眼部若感不适,可用流动清水或人工泪液冲洗,若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。
场所选择要谨慎
在场所选择方面,区疾控中心建议市民首选正规、信誉好的游泳场馆。在选择时,可通过“看”“查”“观”“闻”等方法判断场馆水质和管理情况。
看“证”:留意场所是否公示有效的《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》及从业人员健康证明。 查“数”:观察水质公示牌(通常在泳池边)。关键指标:游离性余氯:0.3---1.0mg/L(保障消毒效果),pH值:7.0---7.8(保障舒适度和消毒效率),浑浊度应良好。观“感”:池水应清澈见底,能清晰看到池底排水口和泳道线。无浓烈刺鼻“消毒水味”(这常意味着氯胺过多,刺激性强)。池壁应干净无滑腻感。更衣室、淋浴间、卫生间应清洁、通风良好。闻“味”:真正管理良好的泳池,气味是温和的,强烈刺鼻气味是水质管理不善的信号。
区疾控中心发出特别风险提示:自然水域存在诸多高风险因素。其一,水质方面,受污染的风险较高,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,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;其二,存在安全隐患,比如有暗流、水温分层等情况,而且往往缺乏专业救生人员,一旦发生意外,难以得到及时救援。此外,在非指定区域游泳还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。
基于此,区疾控中心表示:除非是明确划定、会定期监测水质且配备有救生员的天然浴场,否则市民应避免在自然水域游泳,千万不要仅凭水“看着清”就贸然下水。
区疾控中心提醒,入水前做好热身运动,老人、儿童需专人陪同,注意及时补充水分。只有做好个人防护、选择正规场所,才能确保游泳既消暑又健康。
文:番禺融媒记者 刘莉 通讯员 黄静敏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郑州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免费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